不久前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21級本科生李嘉馨等6名志愿者代表數萬名志愿者在“向志愿者致敬”環節中閃亮登臺,接受來自國際奧委會以及全世界冬奧選手、工作人員的致敬。近日,北京大學收到了北京冬奧組委發來的感謝信,致敬北大“冰新一代”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奧運圣火熄滅,體育精神永駐,新時代青年已接過前輩火炬,以更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這不禁讓我們思考:新時代,學校體育的主業到底是什么?承載著怎樣的育人價值?
作為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北京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學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重要囑托,以課程教學為基石,以“勤練”“常賽”為抓手,以“體育大思政”為突破口,將歷史積淀與時代需求有機結合,著力挖掘新時代學校體育的三重育人價值,成效顯著。
第一重——
從“首在體育”到“健康第一”,培養體魄健全者
北大體育,源遠流長。早在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之初,學校就將體育課定為全體學生的必修課。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明確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教育思想。1922年,北京大學體育部正式成立,到今年剛好一百周年。此后,蔡元培校長又提出“現代青年”的三個重要標準,即獅子樣的體力、猴子樣的敏捷和駱駝樣的精神。他呼吁:“青年們!醒來吧!趕快回復你獅子樣的體力,好與世界健兒一較好身手;并且以健全的體力,去運用思想,創造事業!”
百余年來,“完全人格,首在體育”一直是北大教育最響亮的口號。即便在條件艱苦的抗戰時期,體育課也依舊是必修課,不及格不予畢業。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提出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引領北大體育進一步發展,當時全校參與早操和課外活動的人數占比超過80%,北大教師作為主要執筆人參與制定了第一部全國統編體育教學大綱。如今,“德才均備,體魄健全”的人才培養目標早已被寫入學校章程,“健康校園,體育先行”的工作理念在燕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绷暯娇倳浽谌珖逃髸系闹匾v話,為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新時代,北大體育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每學期有近60位教師開設270余門體育課,涉及40余個項目,每學期8000余人選修,形成了“一拳一操一游泳”的特色,即男生必修太極拳,女生必修健美操,鼓勵全體學生學會游泳。
根據學生們的體質水平和運動能力,北大把體育課分為一般體育課和提高體育課,并為少數慢性病學生專門開設保健課,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掌握多項體育技能,培養更多體魄健全者。近年來,學校逐步為寒門學子開設體育運動資助計劃系列公益課程,為研究生開設體育課,組織面向研究生的“強國興體,北大研行”校園體育推廣活動,實現了學校體育課全面覆蓋。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北大體育人發揮優勢,迅速推出線上教學,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和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大學生瑜伽”。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平臺,北大“世界冠軍劉偉教你打乒乓”等課程始終位列體育教學類課程前十名。
第二重——
從“點燃激情”到“勤練常賽”,培養終身運動者
2021年9月6日晚,2021級北大新生齊聚“開學第一跑”,北京大學校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席郝平和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一同為學子們加油鼓勁?!堆鄨@情》聲起,歡快的呼喊響徹五四體育場,火熱的激情點燃秋夜燕園,無限青春活力與北大體育精神在這堂培養終身運動者的體育課上碰撞、交匯、融合。
學校體育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北大每年都會全面了解新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改進體育教學工作,并突出“勤練”和“常賽”,成立各類學生體育社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活動。
一方面,北大在體育課程中加入課外鍛煉硬性要求,學生選課學期需完成85公里(即2個馬拉松)的課外長跑鍛煉。馬拉松里程可通過參與體育文化節、健身盛典、五四青春跑、迎新跑、畢業跑、冬季越野跑、冰雪課堂、晨跑、夜奔等各種校內體育活動抵扣,讓課外鍛煉既是強制,又有多樣化的選擇。此外,學校還有54個體育類社團、46支代表隊,均由體育教研部教師指導日?;顒?。目前全校有近千名普通生注冊運動員,學生們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專項上獲得較為系統的訓練,進一步提高運動水平。